【說】
整理最后學習匯報ppt要用到的照片時,我把第一天在酒店樓下的那張合影和拓展訓練時闖關游戲的比耶合影放在了一起。我笑著調侃說:“這倆照片差別也太大了,剛來的時候大家都在尬笑。”組員們都感慨時間過得好快,再回想起那天上午,不過是一個極平凡的相遇而已。
最初的說,是小心翼翼的試探。
踏出高鐵站的那一刻,我給自己武裝上了一層無形的鎧甲,我緊張、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什么樣的環境和道路,我怕自己說得太多引別人側目,也怕自己作為文科生被大家排斥。在一場簡短的“歡迎儀式”后,大家瞧著彼此陌生的臉面面相覷,充滿了疑惑與茫然,我們的組員就這么在背景板前,留下了一張局促的照片。
下午簽約時,身旁的組員問我,你是不是學文科的,我心里如同有個響雷猛然炸開,難以置信地看著對方,不知該如何回答。許是他瞧出了我的窘迫,也許是我想的太多。他只說了句我看起來特別儒雅,便結束了這個話題,而那時候的我也還不知道,正因為我的文科身份,反而在未來的某些工作當中能夠有更多的把握。
學習路途上的說,是勇敢的突破和挑戰。
“辯論賽”,這三個字,是我們成組學習后面對的一個超大難題,不善表達的組員們面對我的發問和群里用ai生成的超長辯論稿陷入了沉默,甚至恨不得原地放棄參與的機會。
我對辯論賽的了解,僅停留在曾看過的幾期《奇葩說》,盡管自己熟知整體流程,可具體如何辯,怎樣與隊友配合,我并無十足把握,但我還是告訴他們:有我在,不要怕,別怕說不好,別怕搞錯。然后他們一點點研究稿子,一點點搜集素材,一點點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就這么最后踏上了辯論的舞臺。在臺上,我看見他們嚴陣以待的神情,看見他們握著話筒時顫抖的雙手,聽見他們緊張但又嚴密的發言,聽見觀眾們發出的一陣陣喝彩,最終拿下了兩場辯論的勝利。我想我們都做到了,那是臺下的組員悉心求證素材努力得來的勝利,更是臺上的我們沖破困難、突破自我的的回饋,我們的勝利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高光,而是拆開成果的包裝,里面裝著每個人的名字。
后來的說,是彼此關系的碰撞和緊密。
每一次團隊活動,每一點提問,每一個做出的成果,都離不開大家不斷發言,互相質疑和肯定,我眼看著組員們從陌生到熟絡,從畏手畏腳到暢所欲言,從緊張拘謹到開懷大笑。他們有的堅實可靠,常幫助我做出更恰當的決策;有的見多識廣,為我們分享許多更成熟的經驗;有的幽默風趣,總能在各種場合活躍氣氛;有的沉默寡言,卻又能在關鍵的時候挺身而出。我們勾肩搭背聊著彼此的愛好,我們手拉著手暢想未來的道路。如果再來一次,我想我會更加堅定,更加真誠,也更加從容。
【心里學】
克服心里的內耗和枷鎖,是我的組員們送給我的一份最大的禮物。
走上臺競選班長的那一刻,我感到我呼吸急促,腦袋空空,雙手和聲音都止不住地顫抖,甚至下臺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說了些什么話。聽到自己競選失敗后,反而還松了口氣,因為我常覺得自己會腦子一熱推著自己向前走,但真的走到臺前時,又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一步。看到為我加油鼓掌的組員們,我頓感壓力,默默盤算著如何扮演好這一角色,心里的兩方在互相撕扯,一邊努力著把自己推向臺前,一邊又恐懼著自己做不好。
一開始,我試圖通過強化自己作為組長的職責來讓他們感受到我個人的想法,但我很快否決了這一條路,因為那似乎會讓我們之間有層無形的隔閡,并且我的想法很多時候也不夠好,我想我需要他們的聲音來豐富我們組內的活動。
后來,我慢慢發現,他們并非刻意回避我的問題,只是要我拉一把,幫助他們挖掘自己的想法,那時我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需要,所以我開始逐個擊破,認真引導聆聽他們的思想,并幫助他們總結出最準確的表達。在這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地拋卻了“組長”這一頭銜給我的束縛,在聆聽的過程中,我感受了他們每一個人心底最真實的想法,也接收到了他們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我拉每個人一下,他們都會朝我走來;他們共同推著我,讓我能夠走到臺前,完成每一次的發言和總結。每當看到他們在臺下給我的歡呼與肯定,我就更加幸福,也更加堅定,我想我得到的所有成就,都屬于我們組每一位的成員。
后來,我不再內耗焦慮,因為我知道,當我給他們一份支持和笑容,他們就會回饋給我無數的驚喜與感動。
【我的問題該問誰】
我常覺得我自己就像一灘柔軟的水,別人要我裝進什么容器我就可以變成什么形狀,但我卻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的困境,或是被容器束縛,或是因太多的變幻迷失了方向。在培訓開始前,我有太多太多的問題,我不知道來到這里我能做什么,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堅持寫下去,我不知道我寫的東西好不好,不知道我所表達的還有沒有人愿意聽,不知道未來會去到哪里,最后,也是最嚴重的,我不知道我的問題該問誰。
我這灘水就這么被潑灑出去,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但后來,我發現我好像慢慢走過了山川河流,奔向了汪洋大海,我看到了許多以前我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東西,收到了比以前多許多的認可和支持。我從未想過我會撰寫機器精密的鉆孔,聆聽礦山爆破的轟鳴,學習運輸電車的多樣科技,登上美麗愜意的綠色礦山。我不再絞盡腦汁地試圖避免文字中的虛浮和刻意,轉而流露出最樸素和真實的濃烈情感。我一直認為寫作對我來說是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它就像我身體的一部分,在合適的時間被我創造出來。對我來說,這些“不得不”總是散落在生活的各處,等待我踏上尋找的旅途,而現在我終于找到了屬于我的那條獨特的旅途——礦山。
此時此刻,坐在離開西安的列車上,耳機里又響起那首《最好的時光》:
“昨天的煩惱今天想開了嗎
喜歡的人他們留在心底 還是留在我身旁
每天離開了家 再回去時有沒有新的掙扎
一萬個問題里 什么是最簡單的回答
有過的心愿 如今是現實還是幻想
成長后來是禮物或只是美麗的包裝
記憶中的青春 夢里仍像盛夏的扶桑
親愛的你想念我嗎“
歌詞里一句句溫和的叩問讓我如夢初醒,突然發現自己終于找到了這個終極問題的答案——我的問題該問誰?我說:問自己,問生活,問實踐。
【后記:不想忘記的名字們,和變得有些奢侈的事】
培訓結束后,我把所有人的備注后面都加上了一個括號,里面寫著他們去往的地方,幾串變長的名字突然給我帶來一種壓抑感,因為那昭示著我們的離別。雖然我們早已習慣了離別,但還是會為離別而感到惋惜。人們的聚散多簡單,簡單到一覺醒來就可以團聚一堂或是天各一方;人們的聚散又多困難,揮手說著再見,心里卻不知道下次再見究竟何年何月,只能在心底留下對彼此的美好祝愿。
微信里的聊天記錄,會慢慢被淹沒在消息列表當中,但我也總是會期待某天可能突然蹦出的紅點,因為那都是我不想忘記的名字們,和一件變得有些奢侈的事。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推薦新聞 / News
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意識,用先進的管理和企業文化統領公司發展大局,苦練內功,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廣大客戶服務,為推動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而不懈努力,歡迎各位朋友蒞臨西安指導,真誠祝愿各界朋友生活幸福,事業興旺!
版權歸滁州地板廠所有 陜ICP備14013495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西安 SEO